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261篇 |
免费 | 99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473篇 |
工人农民 | 837篇 |
世界政治 | 429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1727篇 |
法律 | 4289篇 |
中国共产党 | 1031篇 |
中国政治 | 2846篇 |
政治理论 | 1509篇 |
综合类 | 721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8篇 |
2024年 | 75篇 |
2023年 | 91篇 |
2022年 | 155篇 |
2021年 | 265篇 |
2020年 | 518篇 |
2019年 | 364篇 |
2018年 | 350篇 |
2017年 | 356篇 |
2016年 | 425篇 |
2015年 | 416篇 |
2014年 | 1116篇 |
2013年 | 1522篇 |
2012年 | 1392篇 |
2011年 | 1352篇 |
2010年 | 1230篇 |
2009年 | 1355篇 |
2008年 | 1380篇 |
2007年 | 1366篇 |
2006年 | 1392篇 |
2005年 | 1193篇 |
2004年 | 1159篇 |
2003年 | 944篇 |
2002年 | 812篇 |
2001年 | 630篇 |
2000年 | 303篇 |
1999年 | 77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元剧选》中以及明代的公案剧在原则上赞美清官司法的同时 ,不经意中也展示了这一司法人治模式的一系列局限 ,展现了这一模式的另一如今容易为人忽视的侧面 :司法错误的严格责任 ;但这种严格责任不仅很难带来司法的改善 ,相反 ,在一定条件下 ,反而可能促使古代的司法官员更不负责任 相似文献
992.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下)——对苏力“本土资源论”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至2004年,中国法学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它的问题,而它的根本问题就是未能为评价、批判和指引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作为理论判准和方向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这是一个没有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法学时代。据此,要对“中国为什么会缺失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这个理论论题给出回答,并对中国法学这一时代进行“总体性”的反思和批判。较为具体地讲,采用经过界定的“范式”分析概念,对中国法学中四种不同甚或存有冲突的理论模式即“权利本位论”、“法条主义”、“本土资源论”和“法律文化论”进行了深入探究。中国法学之所以无力引领中国法制发展,实是因为它们都受一种“现代化范式”的支配,而这种“范式”不仅间接地为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了一幅“西方法律理想图景”,而且还使中国法学论者意识不到他们所提供的不是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同时,这种占支配地位的“现代化范式”因无力解释和解决因其自身的作用而产生的各种问题,最终导致了作者所谓的“范式”危机。正是在批判“现代化范式”的基础上,我们必须结束这个受“西方现代性范式”支配的法学旧时代,开启一个自觉研究“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法学新时代。 相似文献
993.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续)——对梁治平“法律文化论”的批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78至2004年,中国法学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它的问题,而它的根本问题就是未能为评价、批判和指引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作为理论判准和方向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这是一个没有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法学时代。据此,要对“中国为什么会缺失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这个理论论题尝试给出回答,并对中国法学这一时代进行“总体性”的反思和批判。较为具体地讲,采用经过界定的“范式”分析概念,对中国法学中四种不同甚或存有冲突的理论模式即“权利本位论”、“法条主义”、“本土资源论”和“法律文化论”进行了深入探究。中国法学之所以无力引领中国法制发展,实是因为它们都受一种“现代化范式”的支配,而这种“范式”不仅间接地为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了一幅“西方法律理想图景”,而且还使中国法学论者意识不到他们所提供的不是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同时,这种占支配地位的“现代化范式”因无力解释和解决因其自身的作用而产生的各种问题,最终导致了作者所谓的“范式”危机。正是在批判“现代化范式”的基础上,我们必须结束这个受“西方现代化范式”支配的法学旧时代,开启一个自觉研究“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法学新时代。 相似文献
994.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做好涉及临时性许可的政府规章上升为地方性法规工作时,首先要正确理解行政许可法的立法原意,“一年”的期限是地方政府就临时性许可提请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启动立法程序的期限;同时还要主动把握立法权限和时机,对临时性许可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再审查”,切实履行人大的立法和监督职责。 相似文献
995.
论中国古代契约与国家法的关系--以唐代法律与借贷契约的关系为中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古代法律 (如唐代律令 )对契约的规制或指导 ,在总体上是 :部分的民间事务靠习俗调整 ,部分的则由法律调整。国家承认“私契”的地位 ,并承认它的规则。有关借贷契约的法律和契约实践表明 ,契约内容和契约活动是在法律规制下进行的。国家通过受理 (官为理 )、不受理 (官不为理 ) ,表达契约自由的限度 ;并有质物处理、保人责任等程序性的和实体权利义务的设定 ;律令规定往往是相衔接的。但在实践中 ,契约内容对法律又有遵守与抵触两种情形同时存在。在契约的履行方式、利息限制、质物交付与处理、保人代偿等问题上 ,这种冲突都比较明显。契约中还有“抵赦”条款 ,专门应对国家对私人债负的赦免效力问题。 相似文献
996.
立法权的限制是宪政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一项权力形态的立法权 ,其出现及其发展是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 ,因而 ,对“立法权”这个语词本身就应当作历史的考察 ,在厘清“立法权”这个语词本身蕴含的深厚意义的前提下 ,才能探讨“如何限制立法权”这个进一步的论题。从法律和立法二元划分的进路探讨立法权的限制 ,有利于厘清立法权限制的另一个维度 ,即内在限制的维度 ,在此基础上 ,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立法权内在限制和外在限制的结合。 相似文献
997.
论定罪中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解读刑法理论中的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定罪中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以我国犯罪构成中的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为基本逻辑支撑点,是犯罪成立条件体系中所应遵循的原则。因此,其与在犯罪本质论层面上所出现的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之间无内在的逻辑关系,也不是对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之缺陷的扬弃。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是关于犯罪本质为何物的理论争论,因此不应在犯罪成立条件层面上对它们进行解读。定罪中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不是静态的要件之统一,而是定罪过程中复数主体间的共识。 相似文献
998.
论我国电信运营商之间互联互通纠纷的司法管辖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电信运营商之间因互联互通纠纷引发的司法管辖权争议,由于种种原因尚未得到妥善解决。利用司法救济手段解决互联互通争议,最终有待于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或未来电信法作出明确的决定。 相似文献
999.
试论生物技术对传统法律体系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是开放的,法律是保守的。生物科技的进步必然会对现有的法律体系造成巨大的冲击,导致法律体系的重构和优化。本文系统的分析了生物技术对传统法律体系的影响,就宏观内容而言,从五个层次上探讨了生物技术对传统法律体系的挑战,包括:人的法律主体地位受到挑战、国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受到影响、群体基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出现新问题、传统个人权利体系受到巨大冲击;就传统民事权利体系而言,本文详细的分析了具体的生物技术对每一项民事权利的影响和冲击,找到其中的焦点与热点。此外,本文还就科技进步与法律、道德的互动作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科技的进步势不可挡;法律的最终调控必将实现;道德的磨合、过渡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000.
法院受理鉴定结论争议诉讼案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鉴定中,包括医疗纠纷鉴定在内,当事人对鉴定结论不满意或者有争议的情况非常多见,对此,法律明确规定,如因对鉴定结论有异议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法律之所以这样规定,有着客观上的原因。法院受理了该类案件,最后又予以驳回,也有着自身的原因。为防止这一情况的再次发生,有必要加强公众法律知识的普及,加强法院办案人员的法律理论及职业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